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知识库

知识库

Knowledge Base

老劣果园改造一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每年的冬季到第2年的早春,是果树整形修剪的主要时期,也是对老果园进行更新改造的关键时间点。一、品种问题建议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控制在 1:5:14。老果园改造后新建的园须用大苗建园。苗木质量应符合脱毒苗木繁育基地苗木出圃规格要求。苗木实行由“两证”(苗木生产许可证和苗木销售许可证)齐全的本地正规苗木企业定点供应。二、栽植问题根据改造果园的情况选择适宜苗木。矮化苗株行距 1.2~1.5m×3.5m;乔化苗2.5~3m×4~5m。乔砧苗栽植深度与苗木圃内深度一致,矮化苗的砧段要露出地面10cm或一半。栽后踏实、灌水、覆膜保墒。选用矮化苗木建园,栽植后要设立支架,顺行向每隔10~15m设立一根高4m左右的钢筋混凝土立柱,上面拉3道铁丝,间距80~100cm。每株树旁设立1根高4m左右的竹竿或木杆,并固定在铁丝上,将幼树主干绑缚其上。栽植后园区通风透光好,进入盛果期树冠透光率要在30%以上,不需人工补光可实现果实全面着色。根据选择的穗砧组合,采用合理的整形方式。三、重茬问题 (1)重茬病的表现及原因果树的重茬病是指将果园栽种的果树全部伐除后,紧接着又栽植上果树后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的现象,又叫连作障碍,常表现幼树生长缓慢、病虫害加重(特别是枝干病害)、枝条生长量小,叶片淡绿、根系不健康(根系发育不良)、腐烂、树体死亡,苹果产量和品质(果实着色、单果重、果形指数、糖酸比等)下降,给果树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果树重茬病一般发生在幼树栽植后的1~5年内,结果一般延迟2~3年,有的重茬果园7~8年生的树仍无经济产量。引起果树重茬病的原因很复杂,包括有害微生物,特别是有害真菌,酚酸类等有害化学物质,养分失衡、土壤理化性质变差等。通俗地讲,果园土壤中的有害菌的种类、数量的增加是引起果树重茬病的主要因素。 (2)防控方法土壤冻冷日晒消毒法:将老树刨除后,在封冻前根据行距用小挖掘机开挖深 60~80cm、宽 80~100cm的定植沟,将上层土(0~30cm)与下层土(30~80cm)分别放置,经过一个冬季的低温冻冷和日晒,春季回填,将上层土置于下部,下层土置于上部,即生土在上熟土在下,以此来克服重茬病。轮作:轮作一年生草本作物可明显减轻果树重茬病,但轮作不同年限和植物种类效果有差异。老龄果树伐除后,撒施多量农家肥、有机肥或生物菌肥,深翻30~40cm,尽量捡除残根,整好地,种植一年生作物,以小麦、高粱、万寿菊等最好,连续种植3年,之后栽植果树。该方法防控果树重茬病效果较好,但轮作仍然不能彻底解决重茬病问题,研究表明即使轮作3~5年,果树重茬病仍有某种程度的发生,且具有耗时太长的缺点。老龄果园土壤处理:①彻底刨除老龄树。秋季果实采收后,将计划更新的老果园树体全部刨除,全面清除捡净残留根系,并带离果园。②园地深翻开沟,进行冻冷日晒。封冻前,用小挖掘机根据行距进行深翻开沟,深60~80cm、宽100cm,做定植沟,将上层土(0~30cm)与下层土(30~80cm)分别放置,利用冬季低温进行冻冷日晒杀菌消毒。③回填配肥,增施生物菌肥。春季冻土融化时,先将上层土回填到定植沟的下部,然后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生物菌肥,按每亩施入500kg的量与下层土混匀填入沟内,即生土和生物菌肥在上,熟土在下。栽前准备:①栽前起垄。起宽100~120cm、高 0cm左右的垄畦,在垄畦中间按株距挖40cm见方的定植穴。②栽植穴药剂处理。苗木定植前两周,将50g多菌灵(有效成分80%)和40g磷酸铵与挖出的穴内土混匀,回填于栽植的苗木根系周围。③栽植苗木蘸根。栽植前,用泥浆蘸根。栽后管理:①合理间作。为更有效地防控果树重茬障碍,建园后在行间适当间作大葱、蒜、牧草等一年生矮杆作物或实行果园行间生草,间作时间不低于3年。②追施菌肥。苗木栽植后,新梢长10~15cm时,用含菌的水溶肥灌根。

MORE

对苹果园浇水的看法与建议

一、关于大水漫灌和小水浇灌大水漫灌可引起土壤板结、养分下渗、果树吸收根死亡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苹果园浇水不提倡大水漫灌。尽量小水浇灌,有条件的可安装节水灌溉设施。苹果树生长季节须小水浇灌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怕水分太足,树势偏旺,影响花芽形成;二是怕水分供应不均衡,忽高忽低,变幅太大,影响果实正常生长而形成果面水裂纹。生长季节若干旱浇小水毋庸置疑,不过参照有关资料,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小水浇灌较难操作,水量也不好控制,而冬季的封冻水以及春旱所需的灌溉需要浇足水,可以适度大水浇灌,也就是顺着树行大水灌溉,不浇行间。现在有许多果园配备了滴灌设施,在生长季节发挥了小水浇灌的重要作用,但要注意滴灌设施长期使用会引起根系上浮现象。不宜全年使用滴灌,特别是在冬春季节需水量大时,可采用普通浇水方式。二、关于萌芽前浇水与花期防冻萌芽前浇水可推迟苹果树花期,适当减轻倒春寒对花果的伤害,经笔者多年观察,以萌芽前10~15天浇水为佳,陕西宝鸡岐山地区以2月25日至3月5日为佳,天气晴暖则提早,天气偏冷则略迟。切忌开花后尤其盛花期浇水,尤其盛花期浇水易引起大量落花,落花原理尚不明确,或许是树体突然遇冷不适应引起,或许是与根冠压有关。在生产中常有果农前期不浇水,到盛花期看到果园土壤干燥,花朵柱头也比较干燥不易授粉,因此急于在盛花期灌溉,结果势得其反。三、浇水与水裂纹的关系果实水裂纹的发生与浇水关系密切,主要是水分供应不均衡,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或大水漫灌引起,与缺钙也有一定关系。经笔者调查发现,凡在夏季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的,水裂纹发生较轻或没有,而旱得实在不行了才浇水的,水裂纹发生较严重,尤其前期干旱没有及时浇水而后期大肥大水的,水裂纹更严重,不但浪费了肥料,而且还起到了坏作用。什么时候该浇水呢?结合实践调查,笔者的意见是,从初夏开始,如果连续15天左右无有效降雨且近期天气预报无中到大雨,则应及时灌溉,提倡小水浇灌,以保持土壤水分均衡稳定,不大起大落,以免引发果实水裂纹。四、关于浇水时期与次数如果全年降雨均匀,土壤墒情较好,不浇水也可以,但往往天不遂人愿,所以必须适当灌溉,以满足苹果树对水分的需求。一般来说,苹果树每年有几个较稳定的灌水时期:一是萌芽前,主要是解决春旱问题,其次也可推迟花期,减轻倒春寒的风险,再者还可与萌芽前追肥相结合;二是夏季高温干旱时,必须视情况适度灌溉,如果高温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得浇水2~3次,幼龄园需注意灌溉后浅锄保墒,防止浇水后土壤板结、裂缝;三是冬季土壤封冻前,主要是通过灌水来防冻,同时满足果树冬春水分需求,增强抗旱越冬能力,除非遇大雪天气,这次水一般都要浇。五、关于施肥与浇水施肥后浇水是传统做法,近两年又有新的提法,提倡先浇水后施肥,理由主要是防止肥料遇水下渗损耗,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似乎后者更有理。我的看法是,无论施肥前还是施肥后浇水,首先要看果树是否需要水,同时考虑肥料的水溶性是好还是差。另外,千万不要把肥料施成一堆,肥料施成堆等于在地里埋地雷,浇水后易使成堆的肥料在小范围内溶解,形成局部过高浓度而造成肥害。应把施肥坑挖大或挖成环状沟、条形沟或多点分布,并把肥料与表土混拌。秋施基肥需用农家有机肥,施肥量比较大,一般不提倡施肥后立即浇水,以防产生肥害,延缓到土壤封冻前灌1次水就可以了。

MORE

国外甜樱桃的KGB树形及整形修剪方法

甜樱桃的KGB树形是由澳大利亚人Kym Green在西班牙丛枝形基础上创立的,利用多个直立的主枝来分散树体的生长势,主枝上没有侧枝,树体成形后,主枝需逐年更新。该树形具有成形早、省工、省力、不用拉枝、修剪方法简单的特点,适用于乔化或半矮化砧木的树体。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俄勒冈州的甜樱桃种植者开始建立不用梯子和其他平台,只靠徒步就能管理的徒步果园(pedestrian orchards),采用欧洲树形,树体尽量矮小,管理和采收不需梯子。发展这种模式果园的原因除了树体早产、高产、维护简单、喷药方便,减少因使用梯子引发的事故外,更重要的是提高采摘效率。研究表明,如果用梯子1个人1小时采收45.4kg(100磅)樱桃,不用梯子能采收77.1kg(170磅)。甜樱桃徒步果园需要通过采用简单一致的树体结构和轻简化、傻瓜化的修剪技术体系来实现。西班牙丛枝形(Spanish Bush)能达到这种目的,但是操作相对繁杂。KGB树形是由澳大利亚的Kym Green创立的树形,从西班牙丛枝形演化而来,被称作KGB(Kym Green Bush)树形。其特点是成形快,用工少,不用拉枝,修剪方法简单。KGB树形和西班牙丛枝形所采用的理念都是利用直立生长的主枝来分散树体过旺的生长势。不同的是西班牙丛枝形采用永久直立主枝上的侧枝结果,而KGB树形没有侧枝,只利用直立主枝结果,并且逐年更新,整形完成后,树势均衡、结果部位分布合理。采用半矮化砧木的树体,主枝一般有20~25个,采用乔化砧木的树体有25~30个。KGB树形的整形修剪方法如下。定植及第1年管理选择优质壮苗建园,如果苗木采用乔化砧木,定植株行距为3m×5~5.5m,如果采用半矮化砧木,则株行距2~2.5m×4~5m。不建议采用矮化砧木建园。苗木定植后,在距离地面1125px处定干,保证剪口下有3~4个轮生的壮芽。第1年的管理目标是促使植株发育出强壮的根系,提供充足的养分,保证发出的每个新梢的长度至少达到60cm以上。采用大苗建园或者苗木定植当年生长量较大时,6月新梢即可长达60cm以上。6月中旬前,对长度达到60cm的新梢,于基部留10cm短截,当年冬季就能形成8~12个长势均匀的直立主枝。冬季修剪时,疏除过旺或者过弱的主枝,以调整枝势一致。对剩余的所有直立主枝留5~15cm短截,短截程度依各主枝的长势进行,旺枝重短截,弱枝可相对轻些。观看修剪完的各主枝短桩,处于中间直立、强壮的较短,周围长势稍弱的较长,整体顶部剪口基本呈一个平面。在美国、欧洲等地冬季多雨,流胶病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上述修剪一般放在生长季结束之前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如夏季末期或者早秋进行。第2年管理在夏至之前,将所有当年萌发的新梢,留5~15cm继续短截。短截的做法与第1年冬剪相同,即疏除过旺或者过弱的新梢,长势强旺的新梢短截的程度重于长势较弱的新梢,顶部剪口高度基本水平生长季一定保证树体营养充足,以便使长势一致,继续整形。冬季修剪,对于采用乔化砧木的树体同第1年,对1年生枝留5~15cm短截,这对于平衡乔化树体的结构、去除过旺枝条非常重要。对于采用半矮化砧木的树体,如果此时已经有了足够的主枝数量,可以不予修剪。第3年及以后管理采用半矮化砧木的树体,主枝基部的花芽在第3年已经开始有少量产量。第4年随着树体形成的花束状短枝的增多,基本已经达到第一次经济产量。这个时期生长季的管理目标就是调整光照,维持树势。如果主枝基部的叶片出现黄化现象,说明树体通风透光不够良好,需要将内膛的主枝疏除2~4个,打开光路。如果主枝长势较弱,每年的生长量少于60cm,则需要疏除多余的主枝。保证每个主枝的年生长量在60~90cm之间。第3年冬剪时,对嫁接在半矮化砧木上的且丰产性较好的品种和嫁接在乔化砧木上的高产品种的主枝,必须进行短截。一般是剪掉当年新梢生长量的1/4,以保持叶果比平衡,以便生产高品质的果实。经过3年的管理,整形基本完成后,树体高度2.5m左右,树体若没有达到2.5m高,继续短截掉每个主枝当年所发1年生枝的1/4,促进生长。对于所有能够触及到的侧枝,基部留7cm左右的短桩疏除,短桩基部的腋花芽可以在来年结果(不具有花束状短枝结果能力的品种,如雷吉娜等,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坐果)。结果后,这个短桩会枯死,届时从底部疏除。更新管理更新管理的目的一是维持壮枝结果,果个较大、品质好;二是减少果树负载量,保持树势中庸,这点对较丰产的品种或采用半矮化砧木的树尤其重要。更新修剪于休眠季进行。每次更新的主枝数量乔化树体为4~5个,半矮化树体3~4个,占总枝量的20%,每5年便可轮流更新1遍。选择最旺的和不能折弯采摘的主枝进行更新。把要更新的主枝只保留25cm左右的短桩(3~4个芽)进行重回缩。短桩上萌发的新梢会形成新的结果主枝。若更新后从短桩上发出多个新梢,则保留1~2个最旺的作为更新枝,尽早疏除其他多余的或较弱的新梢,以保证更新枝的长势,使其保持直立,尽快发育成新的结果主枝。对基部连接在一起的多头主枝更新时一定要留短桩短截,每个短桩上发出的新梢仍保留一个做新主枝,则各新主枝长势相同。若不全部短截,则从短桩上发出的新主枝长势变弱,导致更新失败。小结KGB树形一般采用乔化或者半矮化砧木,一般在炎热干燥、生长季较长的地区采用。如果要在寒冷地区采用这种树形,或者利用其他不同长势和结实特性的砧木,种植者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立地条件,调整整形修剪方案,确定适宜的主枝数量。一般要求每个主枝的年生长量能达到60~90cm。如果年生长量大于这个指标,就应该增加主枝的数量,反之,应该减少主枝的数量。尽管大多数甜樱桃品种采用KGB树形后生长结果良好,但是主要利用1年生枝条基部形成的花芽结果,而不容易形成花束状短枝的品种如雷吉娜(Regina)、阿提卡(Attika)等,不能采取这种整形方式。

MORE

1 2 3 4 5 6 7 8 9 第 1 页 共 2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