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知识库

知识库

Knowledge Base

浅析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

新模式技术优点一、经济利用土地 2012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257万hm2,产量3800万t,全国平均每亩产量为1t。在意大利,采用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进行栽培的苹果园,全国平均每亩产量为3.3t,而新西兰则为3.1t。如果我国苹果园全部采用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建园,达到目前产量,按照我国果农目前的管理水平,仅需要187万hm2苹果园,可以节约土地70万hm2。二、节约水资源 干旱是提高黄土高原区苹果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要将黄土高原苹果建成世界级苹果产业基地,必须下功夫解决苹果园干旱的问题。据我们调查,渭北北部现有的15年生以上乔化密植苹果园,在树冠投影范围内,距地面2.5~3.0 m处土壤普遍有“干层”。如果仍然按照乔化密植的模式栽培苹果,“干层”将逐年上升,苹果园干旱将加重,果实品质下降。在原址更新建园,新的苹果园难于正常持续生长结果。采用低消耗、高产出的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配以适当灌溉或旱作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三、减少化肥农药污染 采用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苹果园,树冠紧凑,树体较小,枝条生长量相对较小,更多的营养用于果实的膨大。据测试,乔化密植栽培,树体一年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45%左右用于树体生长,55%左右积累到果实,而矮砧栽培65%~70%的光合营养输送到果实。矮砧模式的经济系数比乔砧栽培高10~15百分点,化肥、农药用量也可以减少20%左右,从而减少了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四、节约劳动力 采用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苹果园,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生产,除采果外,喷药、除草、灌溉、疏果等基本可以采用机械作业,节约劳动力。据测算,在意大利,每亩矮砧集约苹果园,每年需要5个劳动日,而我国每亩乔砧苹果园,每年需要30~50个劳动日。 新模式栽培技术要点一、应用矮化砧木 因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差异,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的矮化砧木及砧穗组合。各地在选择矮化砧木时,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以往矮砧适应性表现,合理选择适宜当地条件的矮化砧木及砧穗组合。应该对砧木的耐旱性、耐寒性、易成花性、易成形等进行全面评价,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早春风寒情况、年降水量及灌溉条件等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砧穗组合在充分考虑适应性的基础上,树体容易成花、较早成形结果是重点指标。一般情况下,选择M系作砧木的地区,极端最低气温应在-25~-23 ℃以上;延安、太原、邢台以北地区,可以选用SH系容易成花的砧木;东北寒冷地区可以选用GM256与寒富的砧穗组合。二、采用宽行密植 栽植密度应综合考量品种长势、砧木长势、土壤肥力及树形和架式等因素。长势强的品种(富士、乔纳金等)或土质条件较好及平地,采用较大的行株距栽植;长势弱的品种(如嘎拉、华夏、蜜脆及部分短枝型品种等)或土质条件差及坡地,采用较小的行株距栽植。同时,不同地区、架式和整形方式,也应采取不同的栽植密度。建议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栽植方式,行株距为3.0~4.0m×1.0~1.5m,每亩栽植111~222株。三、选用大苗建园 建园选用3年生健壮大苗,且品种、砧木纯正,无检疫性病虫害。健壮大苗标准是:苗木基部品种接口上10cm处干径在1.2cm以上,苗木高度1.5m以上;整形带内最好有6~9个有效分枝,长度在40~50 cm,分布均匀;苗木根系健壮,超过20cm侧根5条以上,毛细根密集;矮化中间砧苗木的矮化砧长度20~30cm,矮化自根砧苗木根砧长度20cm左右。栽前修剪根系的受伤部分,不带土的苗木应蘸泥浆或蘸生根粉后再栽为宜。矮砧苹果树主要靠矮化砧致矮,矮化砧的长度对矮化效果影响极大。生产中发现,M和MM系苹果矮化砧(中间砧或自根砧)的入土深度与树冠大小关系密切:矮化砧全部埋入地下,品种段容易生根,树体生长旺盛,矮化变成乔化;矮化砧全部露出地面,矮化作用强,幼树生长缓慢,中心干易歪斜。因此,栽植时要特别注意矮化砧的入土深度,特别注意不能让品种生根,这甚至直接关系到建园的成败。一般来说,在旱地建苹果园,栽植时矮化砧(中间砧、自根砧)露出地面3~5cm,即不让品种段生根为宜;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建园,栽植时露出地面5~8cm。生长势旺的品种在以上基础上可再多露2~3cm,生长势弱的品种可再少露1~2cm。四、设置立架集约栽培 利用矮化砧苗木建立的苹果园,树体易出现偏斜和吹劈现象,须进行立架栽培。一般10~15m间距设立一个镀锌钢管(直径6~8cm)或水泥柱(10cm×12cm),地下埋70cm,架高3.5~4.0m,均匀设4~5道直径2.2mm钢丝,最低1道钢丝距地面0.8m。每行架端部安装地锚固定和拉直钢丝(向外斜15°左右)。临时措施也可在每株树旁栽一竹竿作立柱,扶直中心干。中心干延长头固定在竹竿上,要求竹竿直径1.0cm左右(太粗会影响侧芽萌发),高度3m。同时配套必要的肥水一体化设施等。五、培养高纺锤形和下垂枝修剪 树形选择与栽植密度、架式、砧穗组合、土肥水条件等有关。土壤比较肥沃、降雨较多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宽行密植栽培的苹果园树形可采用高纺锤形;在干旱或土壤条件较差地区,砧木矮化性较弱,栽植密度较小,树形可选择自由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等。高纺锤形整形要点:控制树冠冠幅,加强中心干干性,树高3.5~4.0m,主干高0.8m左右,中心干上着生30个左右螺旋排列的小枝,结果枝直接着生在小主枝上,小主枝平均长度为1m,与中心干的平均夹角为110°,同侧小主枝上下间距为0.25m,中心干与同部位的小主枝基部粗度之比3~5∶1,成形后的高纺锤形在春季每亩留枝量为6万~8万条,长、中、短枝比例1∶1∶8。应用矮化砧木、采用宽行密植、选用大苗建园,设立支架肥水一体化栽培、高纺锤形和下垂枝修剪,这5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自成系统、缺一不可。

MORE

红富士苹果增甜增色如何见效快?

怎样能使红富士苹果增色增甜是广大果农迫切关心的一个问题,现谈一下如何使红富士苹果增色增甜。一、改换良种品种是关键,把上色差的园片或单株,于上色时单独记录下来,春天改换成高桩、条纹、内膛易着色、果肉黄脆甜的烟富3号等。二、果实套袋套袋后果实不但上色好,还鲜嫩艳丽。最好采用遮光性好、透气性良、疏水性佳的内红涂蜡双层木浆纸袋,麦收前结束套袋,采果前15~20天分两次摘袋,摘袋后夜间无露水时,最好喷1~2次清水,促进上色。三、配方增钾配方施肥是增产提质的基础,在根据土壤养分丰缺、产量高低,可在有针对性地施肥基础上,七月份最迟不晚于八月初,依据产量多少,每亩追施30~60千克硫酸钾,不仅可增大果个、提高产量20%以上,还可提高着色指数20%以上、糖分增加2%以上。四、疏梢见光摘袋后三天,疏除当年生背上、外围、树冠上部等遮光的新梢,使树下光斑达到20%,打开光路,可明显促进上色。五、摘叶转果当果实阳面上色后,对贴果叶、挡光叶要摘除,使树下光斑达到25-30%,并转动果实180度左右,无法固定的可用胶带,此法可使80%的果上色。六、铺反光膜在摘叶转果后,立即在树下铺反光膜,能够显著增加下裙和萼洼处上色,提高全红果率。七、喷施稀土苹果着色前30天开始,喷2次500毫克/千克的稀土溶液,隔10天喷1次,可提高着色指数20%,含糖量增加1%。

MORE

起垄栽培对甜樱桃生长及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甜樱桃根系分布较浅,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在栽培中灌排水至关重要。起垄栽培是防止因积水造成的死树和流胶病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2006~2017年在泰安市夏张镇进行了甜樱桃起垄栽培技术的推广,并进行了起垄栽培对甜樱桃生长、产量、品质及流胶病发生的影响试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甜樱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一、相关措施试验在泰安市夏张镇尹家庄村果园进行,园地砂质壤土,肥力中等。栽培甜樱桃采用2年生成苗定植,砧木为吉塞拉6号,品种萨米特,纺锤树形整枝。栽植株行距3×4米。栽培方式分起垄栽培(图1)和平地栽培两种。起垄栽培,定植前整地,土与有机肥混匀后起垄,垄高30~40公分,垄宽1~1米2,在垄上挖定植穴深、宽各40公分,将2年生成苗定植于垄上。在同一果园未起垄的行间挖深、宽各40公分的定植穴进行平地栽培。起垄栽培与平地栽培采用相同的常规管理。二、起垄栽培的影响2.1 起垄栽培对甜樱桃生长结果特性的影响起垄栽培较平地栽培促进了甜樱桃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对7年生树的影响效果较4年生树更加明显。起垄栽培的7年生树干周较对照显著增加,达43.1公分;4年生树的干周较对照无差异;起垄栽培4年生和7年生树的新梢年生长量分别达83.6公分和88.2公分,较各自对照均显著增加。树高和冠径主要是通过人工修剪进行了控制,因此起垄栽培的树高和冠径与对照差异不明显。起垄栽培的4年生树平均单株产量较对照增产5.9%,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7年生树增产7.9%,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2.2 起垄栽培对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起垄栽培提高了甜樱桃果实的品质。起垄栽培的4年生树与对照相比,平均单果重8.25克,比对照提高2.61%,两者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果实总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起垄栽培的7年生树,平均单果重8.41克,固酸比23.32,分别增加了4.86%和10.63%,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3 起垄栽培对甜樱桃流胶病发生的影响从栽培效果看,7年生甜樱桃树流胶病的发病率高于4年生树。起垄栽培改善了果园排水条件,可有效防止因积水造成的流胶病发生。起垄栽培4年生树的主干发病率3.2%,主枝发病率2.4%,分别较对照降低了37.25%和33.33%;7年生树的主干发病率21.3%,主枝发病率4.2%,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9.88%和52.4%。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三、总结起垄栽培可以增加土层深度,改善根系微环境,能够更好地满足甜樱桃根系对土壤环境的需求。通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表明,起垄栽培明显促进了甜樱桃树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同时减轻了涝害,显著降低了流胶病的发病率。

MORE

1 2 3 4 5 6 7 8 9 第 5 页 共 2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