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知识库
知识库
Knowledge Base

农产品包装怎么做? 学会这几点,销量不发愁!
大家都知道,货卖一张皮,对于产品而言,包装是非常重要的。从包装就能看出产品的价格、甚至看出产品的品质。包装是产品文化的附加,情感的附加。同样的成本,不同的包装从设计上、从色彩的搭配上、从形式上,都会展现出不一样的结果。农产品虽然“土”,但是也需要“华丽”的包装。那么,怎样的包装才能既符合农产品属性,又不失美观呢?农产品包装:大“俗”即大雅 保持“土味”属性在做农产品包装时,不能刻意去追求华丽,而做成类似工业化产品的包装,这样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丧失了农产品特有的“土味”属性。在做农产品包装设计时,先要考虑到它本身的形象,结合这个形象去做原生态、有土味的包装,这样才符合农产品的身份。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农产品一定要跟地域结合起来,所以在产品的包装上面,一定要考虑当地的特色文化,结合当地的文化,去深化产品的包装,这样就更有地域特色。考虑到“时尚”性在不失“土味”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做产品包装时要注意“时尚”。因为目前,一些农产品的消费已经从单纯的日常消费转变到节日消费了,不仅仅要考虑个人消费,还要考虑节庆贺礼等人情消费,这个时候产品包装的时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加入趣味性元素除了产品本身的价值体现,在农产品包装里还可以尝试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让消费者产生参与感和消费时的趣味体验,这样才能加深对他们对农产品的印象,形成二次传播。节能环保很重要节能减排是全民行动,光盘行动是全民倡导,所以在做农产品包装时一定要考虑到节能环保这个因素。因为从农产品本身的品质到每一个细节,都会对消费者产生重要的影响。农产品包装忌讳的四个问题 在农产品包装的设计上,有这么几个问题是需要注意的。颜色的混乱包装箱上五颜六色,什么颜色都想用,唯恐吃亏似的,花花绿绿让消费者看不清到底这个包装想说什么。尤其是在当下“崇尚简单”的消费时尚思维下,农产品包装从原则上一般不要超过三个颜色。包装过于夸张包装传递的是品质理念,但要规避包装过度。很多包装里三层外三层,浪费了很多成本,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这是一个土豪产品”,拉远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再比如,很多大米的包装成本特别高,做得很小一袋,只有 0.5 公斤。这种包装一般针对的是单身青年,但是现在还有多少单身青年会选择吸油烟、耗时间去做饭?重质量轻设计质量指的是材质,有的把装箱质量做得特别好,但是在设计上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农产品企业最容易犯的通病就是把形象做的太土,土不可怕,关键是土的没品味。包装太绕弯子对于农产品销售而言,包装可以艺术化,但是还是需要在包装上体现出产品,卖什么就要体现什么,不要绕得很远。有的包装看了半天,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这样就很失败了。可以把农业当作一个艺术行业,农产品包装作为一个艺术品的再造,但不能脱离消费群体。农产品包装设计需要保护 包装是一个产品品牌的理念、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视觉体现,会直接地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产生影响。包装与产品在发展中已经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产品品牌的一部分,起到保护产品、传达产品信息、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作用。 农产品包装作为品牌的一部分,也同样需要保护,这对企业品牌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产品包装是消费者眼中,一个品牌形象的直观体现,是产品在品牌推广和宣传中的直接承担媒介,是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一种宣传形式,保护好自己品牌的包装设计这一知识产权,也就是在维护自身的品牌利益。包装设计是产品品牌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只是把它从整个品牌中单独拎出来极尽完善,那就是本末倒置了。作为农业企业,首先需要的是树立和完善品牌构建,品牌才是企业和产品的核心,是质量的依托和载体。品牌构建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树立品牌,形成产业链,才是农产品包装发展的长远趋势。
MORE

蚜虫这样治,一季无蚜虫,干净又彻底!
蚜虫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种类多,发生代数多,繁殖快,危害重。它吸食作物汁液,植株被害后衰弱枯萎,且蚜虫还可传播植物的多种病毒,诱发农作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损失。今天教大家一个防治蚜虫的方法。一、为害症状蚜虫俗称腻虫,属于同翅目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密集在蔬菜幼苗、嫩叶、茎和近地面的叶背,刺吸汁液。被害的植株枝叶发黄变形,花蕾败坏,花期缩短,花容减色,严重时植株萎蔫死亡。这么多的蚜虫,蔬菜很难正常生长二、生活习性蚜虫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为害,繁殖能力很强,在气温29℃左右繁殖最快。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即孤雌繁殖)。三、高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在耕作制度上,尽量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在前一茬蔬菜收获后,要及时翻耕晒垄,清除田间杂物,以减少蚜虫源。蚜虫喜食碳水化合物,在蔬菜栽培过程中,要多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尽量少用化肥,尤其不能一次性施肥过多,避免蔬菜叶片过于浓绿和徒长。如果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骤增,蚜虫就会在短时间内暴发成灾。 2.天敌治蚜。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草蛤、食蚜蝇及蚜真菌,注意保护这些有益的天敌并加以利用,即可消灭大量蚜虫,将蚜虫的种群控制在不足以造成大面积为害的数量之内。当田间蚜虫不多而天敌有一定数量时,不要施用农药,以免伤害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当蚜虫为害达到防治指标需要用药时,也应在植株的受害部位用药,如植株的生长点、嫩叶、幼茎、叶背等,做到有的放矢,充分保护天敌。 3.黄板诱蚜。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生产中可制作15厘米×20厘米大小的黄色纸板,并在纸板上涂一层10号机油或治蚜常用的农药,将黄纸板插或挂在蔬菜行间与蔬菜顶端持平。机油黄板诱满蚜虫后要及时更换,药物黄板可使蚜虫触药即死。 4.银灰膜避蚜。蚜虫对银灰色有较强的规避性,可在田间挂一些银灰色塑料条或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蔬菜。 5.尿洗合剂灭蚜。将尿素、洗衣粉、清水按4∶1∶400的比例制成尿洗合剂,均匀、细致地喷于叶片正反两面,每亩喷药液60公斤,连喷2~3次。喷施尿洗合剂不仅对蔬菜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叶面施肥促生长的功效。但尿洗合剂要现配现用,以防尿素挥发失效。 6.植物灭蚜。(1)烟草磨成细粉,加少量石灰粉撒施;(2)辣椒或野蒿加水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洒;(3)蓖麻叶粉碎后撒施,或与水按1∶2浸泡后煮10分钟,过滤喷洒;(4)桃叶浸于水中一昼夜,加入少量生石灰,过滤后喷洒。 7.植物驱蚜。如韭菜挥发的气味对蚜虫有驱避作用,所以将韭菜与其他蔬菜搭配种植,可降低蚜虫的密度,减轻蚜虫对蔬菜的为害程度。 8.猪胆液灭蚜。在10%的猪胆液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或洗衣粉,直接喷施于受蚜虫、菜青虫危害的蔬菜植株上,能有效杀灭害虫。稀释后的液体可保持10~12天不失效。 9.石灰粉灭蚜。将石灰粉撒在有蚜虫的菜叶上,蚜虫很快会被杀死。以上几种方法,使用一次,基本都可以保证整个生长季节不受蚜虫危害,同时还能有效防治病毒病的发生,大家不妨一试。推荐几个针对抗性蚜虫的配方1、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具有高效、快速特性,能正打反死,并且持效期长。能有效防治对烟碱类、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吸汁类害虫。对蚜虫特效。 2、40%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具有内吸传导和渗透作用,也就是能做到传说中的正打反死。对水稻褐飞虱同样有效。防治对象包括蚜虫、粉虱和介壳虫等。喷药后20分钟即可死虫,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3、20%氟啶虫胺腈·吡蚜酮: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具有触杀、内吸作用。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4、2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除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很好的神经毒剂和快速拒食作用。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吸入带有氟啶虫酰胺的植物汁液后,会被迅速阻止吸汁,1小时之内完全没有排泄物出现,最终因饥饿而死亡。 5、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由于其作用机理与常规杀虫剂不同,所以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产生抗性的蚜虫有特效。持效期可达20天以上。
MORE

果树营养与平衡施肥
错一:冬施基肥,不利于根系吸收,肥效延迟肥效大小和快慢,取决于根系特别是新根的吸收活动能力。试验证明,冬天根系对肥料吸收能力很弱,一般落叶后到发芽前5个月中,吸收的氮素仅为全年吸收总量的5%,吸收磷素仅为全年总量5%~8%。这是因为冬季根不生长,新根少,吸收能力弱;根靠叶长,吸肥也靠叶片提供的营养带动。叶片送到根中的有机营养多少,与吸收肥料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冬施基肥,缺少从叶子回流到根系中的有机营养,根的吸收能力很差,断根伤口迟迟长不出新根。冬施基肥,对树体内有机营养贮备不能起作用,也不利于促进第2年中短枝快长、早停、早积累,等到新梢大量生长时,新根大量发生,肥效才能发挥出来,促使了长条长得更长,不能及时停长。长条旺长,又多夺了大量养分,影响了中短枝的发育。停长后又处于缺肥状态,本身合成积累有机营养不足,就不能及时形成花芽。冬施基肥,肥劲用在长条上,大量叶片形成晚,制造的有机营养用在枝条生长,贮备较少,不能迅速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既不利于长树,也不利于成花。错二:只施复合肥,不施有机肥有些人认为复合肥比有机肥劲大,加上果价低,为了减少投资,只施复合肥或尿素,不施有机肥。如果连年这样秋施基肥,会造成土壤板结,透气不良,土壤含氮素太高,会抑制根系对其它元素的吸收,如缺锌小叶,缺钙果实黑点多,缺镁黄叶多,肥料利用率只有25%~30%,树体虚旺秋梢长,不能达到1年条,2年花,3年结果笑哈哈。而且单施氮肥或复合肥不但容易出现缺素症,而且树体抗性下降,腐烂病严重。土壤含氮素太高,果实难上色,含糖量低,硬度下降,不耐贮存。在产大于求的情况下,果实不红,吃着不甜,不要说每斤卖多少钱,恐怕还没客商要。只施大化肥,作用是暂时的,有时施大化肥后,果树吸收利用还不如浇水流失的多。只施大化肥,前期旺得不停长,中后期早早的就没劲了。但是,秋施基肥时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有机无机相结合,速效、缓效互补短长,既能改变土壤透气性,又能满足果树产量高的营养需求,还能提高大化肥的利用率。有机肥营养全,氮、磷、钾及各种中微量元素都有,但含量低,远远满足不了果树产量高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要加硫酸钙镁硼的道理。施有机肥为主,土虚(疏松),因为果树根系也要呼吸,呼吸旺盛时,长新根和吸水吸肥能力强。微生物活动也要呼吸,呼吸旺盛时,分解释放有效养分的能力强。土虚(疏松),透气和保水性好,土壤中水和气的矛盾小,根和微生物的活动都旺盛。另外,土虚(疏松),春季土温上升快,夏季温度不过高,秋季土温下降慢,冬季冻土层比较浅。这些都有利于根的生长和吸收。多施有机肥,土厚根深,既有利于抵抗不良条件,又有利于稳定的吸收活动。例如,夏季表土温度升高,一般超过30℃,则影响根的生长和吸收活动,温度更高则会伤害根系。冬季土壤表层冻结,冻土层根系吸收停止,而地上都继续蒸腾失水。如果多施有机肥,根扎的深,夏季表土高温只限制了表层根的吸收,下层根系温度适宜,继续生长和吸水吸肥,冬季表土冻结也只影响到上层根系,下层温暖,根系照常吸水吸肥。春天表土温度上升快,表层首先“工作”,春夏干旱时,表层缺水,下层水多,根能吸收,秋季表土温度下降,下层根继续“工作”。这样,表层根和深层根交替活动,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时间长,总的吸收能力强,抗旱又抗涝,抗冻又抗热,气候虽多变,但果树功能稳定,吸收正常,水分供应持续不停,为地上部生长和结果创造了条件。总之,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才能不断地提高土壤有机质,肥力提高,根生长吸收和水肥供应稳定,养分种类齐全,不至于“饥一顿,饱一顿”,也不至于“偏吃一种,营养不全”。错三:只施有机肥,不施复合肥有人认为有机肥好,只施有机肥,不管是农家肥还是商品有机肥,虽然营养全,但含量低,满足不了果树产量高的营养需求,必须配以复合肥。有机肥虽然营养全,而且营养供应能长达1年,但有机肥主要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透气性,改变土壤的水、肥、气、热环境,为根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条件。所以,应以有机肥为主,再根据树势旺弱,树上花芽多少,配以适量的复合肥为好,只施有机肥,树弱的快。当然,旺树无果,可以只施有机肥,不施复合肥。错四:把肥料直接撒在挖出的沟里生产中发现,很多人直接把肥料撒在挖出的施肥沟底,造成的后果是:施肥太集中,容易烧根。如果挖沟1.2尺深,1尺以上都没有肥,6寸左右深是根系密布区,却处于“饥饿状态”,而且有机肥主要功能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你把肥料撒在沟底,上边1尺的土壤没有机肥,起不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也有人挖施肥沟时,只挖1铣宽,1铣深,等于20公分宽,25公分深,施肥沟挖的有点窄,有点浅。正确的做法是:挖2铣宽(40公分),1铣半深(40公分)。把各种肥料撒在挖出的虚土上,然后搅匀,再回填到沟里,采用这种办法,施肥沟里所有的根都能吃到肥料,也不怕烧根,而且40公分深的土壤都能得到改良。错五:施肥一刀切弱树一促到底,旺树一控到底。有些人施肥一刀切,一棵树施多少,都多少,造成的后果是弱树吃不饱,仍然弱,旺树会更旺。正确做法是:每一家果园里,都有旺树、弱树、中庸树。对中庸树,可在一行树的两边各挖一条沟,它就是一棵树2面施肥,株间不挖沟,不施肥。对弱树不但行间要施肥,两棵树的中间也应挖沟施肥,也就是对弱树四面都施肥。弱树比中庸树多施肥料,树就不弱啦。对旺树在行间各挖一条沟,只施有机肥,不施复合肥,对旺树采用这种方法,不但能减少投资,旺树也会很快弱下来,因为旺树都是根太旺,“复合肥劲大”“有机肥劲小”。错六:施肥部位不正确有人把施肥沟挖在树冠内,也有人为省事,只在两行树中间挖1条沟,施肥沟离2行树梢头太远,也是错的。也有人秋季施肥不挖沟,肥料撒在地面,用手扶车打一次,这种施肥方法快,而且省工,但也有它的缺点,也有人施肥沟挖的太窄、太浅,都是错的。正确的施肥部位是:树冠梢头垂直下方,因为这个部位吸收根最多,越靠近主杆,根越粗,没有吸收功能。离树冠梢头太远,没有吸收根,施肥接不上力。把肥料撒在地表面用手扶车打地,和施肥沟挖的浅,都会使根系越扎越浅,不耐旱。施肥沟挖1铣宽,施肥太集中怕烧根,也不利于根系伸展。错七:弱树施肥在树冠梢头下弱树首先是根弱,弱树每年几乎不长新根,弱树根须长短小于树冠梢头,很多人仍然把施肥沟挖在树冠梢头下方,因为施肥沟里没有根,或是多年的老根吸肥能力差,同样施肥效果不好。弱树施肥一定要断根。弱树施肥正确方法:如果主枝3米长,可在离主杆2米远下方挖沟,如果没有根再往里挖;如果有根,可对根回缩短截。缩短根的运输线,促进伤口长新根,增加根的吸收功能,只有根旺了,树上才能旺,壮树要先壮根。错八:固定部位施肥大部分人都是每年在行间树冠垂直下方挖沟施肥,每年施肥沟都是挖了填,明年又在这个部位又挖,多年来一直这样,但两棵树的中间和其它部位的根却吃不上肥,连年处于“饥饿”状态,一棵树每年只有半棵树的根在吸收营养。 正确的做法:可采取条状施肥法,即今年行间挖沟施,明年株间挖沟施;也可采取放射状施肥法,即一棵树以主杆为中心向外,挖4~6条沟,内浅外深。采取以上的施肥方法,不同地方的根都能吃上肥料。
MORE